勇敢表達感謝,大方接受好意
慷慨地表達,大方地接受,感謝需要雙方互動,才能轉變成為彼此的生命能量。
基本上,不懂得感恩和不表達感謝,情況都一樣糟糕。也許,對方並不期待回饋或報答,但並不表示受惠的人就可以因此而忽略對方的付出。長期辜負別人的付出,其實是自己的損失。沒有道謝,就無法體會彼此的好意. 在互動之間是多麼幸福的滋味。
有一則小故事,提到一位辛苦持家的主婦,操勞了大半輩子,卻從來沒有從家人身上得到過任何感激。有一天,她問丈夫:「如果我死了,你會不會買花向我哀悼?」她丈夫驚訝地說:「當然會啊!不過,你在胡說些什麼呀?」
婦人正經地說:「等到我死的時候,再多的鮮花都已經沒有意義了,不如趁我還活著得時候,送我一朵花就夠了!」
有時候,一朵花就可以表達謝意,給對方喜悅及希望。很可惜的是,有些人並非不願意表達感恩,而是天性木訥害羞不好意思大聲說:「謝謝!」,或是不懂得如何適切地向對方表示。
其實,表達自己的感謝或接受對方的感謝,都需要練習,並且將它培養成自自然然的習慣。「大恩不言謝!」只是客套話!恩惠不論大小,寧願相信「點滴之恩當還報以湧泉!」為了感恩,一句「謝謝」、一張卡片、一封信、一通電話、一次拜訪、一份禮物……都因為彼此真誠,而變成人間甘泉。
Saturday, 11 April 2009
《生活智慧》和尚篇---儲存實力
兩 個 和 尚
有二個和尚住在隔壁;所謂隔壁是:隔壁那座山他們分別在相鄰的二座山上的廟裡這二座山之間有一條溪於是這二個和尚,每天都會在同一時間下山去溪邊挑水久而久之,他們便成為妤朋友了就這樣,時間在每天挑水中,不知不覺己經過了五年突然有一天,左邊這座山的和尚沒有下山挑水右邊那座山的和尚心想:「他大概睡過頭了。」便不以為意
哪知第二天,左邊這座山的和尚,還是沒有下山挑水第三天也一樣過了一個星期,還是一樣直到過了一個月,右邊那座山的和尚,終於受不了了。他心想:「我的朋友可能生病了,我要過去拜訪他,看看能幫上什麼忙。」於是他便爬上了左邊這座山去探望他的老朋友等他到達左邊這座山的廟看到他的老友之後,大吃一驚因為他的老友,正在廟前打太極拳一點也不像一個月沒喝水的人他妤奇地問:「你巳經一個月,沒有下山挑水了難道你可以不用喝水嗎?」左邊這座山的和尚說:「來來來,我帶你去看。」於是,他帶著右邊那座山的和尚走到廟的後院指著一口井說:「這五年來,我每天做完功課後,都會抽空挖這口井。即使有時很忙,能挖多少就算多少。如今,終於讓我挖出井水,我就不必再下山挑水,我可以有更多時間,練我喜歡的太極拳。」
我們在工作領域上,即使薪水、股票拿的再多,那是挑水;而卻忘記把握下班後的時間,挖一口屬於自己的井培養自己另一方面的實力;未來當您年紀大了,體力拼不過年輕人了,您還是有水喝,而且還要喝得很悠閒喔!
有二個和尚住在隔壁;所謂隔壁是:隔壁那座山他們分別在相鄰的二座山上的廟裡這二座山之間有一條溪於是這二個和尚,每天都會在同一時間下山去溪邊挑水久而久之,他們便成為妤朋友了就這樣,時間在每天挑水中,不知不覺己經過了五年突然有一天,左邊這座山的和尚沒有下山挑水右邊那座山的和尚心想:「他大概睡過頭了。」便不以為意
哪知第二天,左邊這座山的和尚,還是沒有下山挑水第三天也一樣過了一個星期,還是一樣直到過了一個月,右邊那座山的和尚,終於受不了了。他心想:「我的朋友可能生病了,我要過去拜訪他,看看能幫上什麼忙。」於是他便爬上了左邊這座山去探望他的老朋友等他到達左邊這座山的廟看到他的老友之後,大吃一驚因為他的老友,正在廟前打太極拳一點也不像一個月沒喝水的人他妤奇地問:「你巳經一個月,沒有下山挑水了難道你可以不用喝水嗎?」左邊這座山的和尚說:「來來來,我帶你去看。」於是,他帶著右邊那座山的和尚走到廟的後院指著一口井說:「這五年來,我每天做完功課後,都會抽空挖這口井。即使有時很忙,能挖多少就算多少。如今,終於讓我挖出井水,我就不必再下山挑水,我可以有更多時間,練我喜歡的太極拳。」
我們在工作領域上,即使薪水、股票拿的再多,那是挑水;而卻忘記把握下班後的時間,挖一口屬於自己的井培養自己另一方面的實力;未來當您年紀大了,體力拼不過年輕人了,您還是有水喝,而且還要喝得很悠閒喔!
《生活智慧》豆豆看世界
系列之一:奶奶的眼淚
奶奶哭了,因為電視上的奶奶也哭了,電視上的奶奶哭是因為她的小孩不要她;奶奶說,幸福的人要關心不幸福的人,才會更幸福;我決定以後要關心毛毛,因為我問毛毛幸不幸福?毛毛說他姓陳,不姓福。關心自己也關心別人。
系列之二:快樂的天竺鼠
我想養土撥鼠,可是爸爸說家裡沒有土不能養,土撥鼠住在這裡會不快樂;如果土撥鼠要有土才快樂,那天竺鼠是不是要有天空才行呢?以後我養天竺鼠,一定要讓它每天都看到天空,讓別人快樂,我自已也會很快樂。關心自己也關心別人。
系列之三:有禮貌的車子
國外的車子好有禮貌,會讓每個人先過馬路,也不會亂生氣,可能是因為國外有很多樹,涼涼的很舒服,車子脾氣就比較好;等我回家以後也要種樹,讓我們的車子脾氣也變好,還可以像毛毛蟲一樣躲在樹上,不用開冷氣就很涼快。關心自己也關心別人。
系列之四:小阿姨不要走
小阿姨說社會不好要離開它,可是看不到小阿姨我會想她的;不知道社會叔叔是誰,為什麼他不好不肯改呢?像我不乖的時候,老師說只要我改過來,他還是會喜歡我;所以我要告訴社會叔叔,讓他也變好,這樣小阿姨就可以跟我們在一起了。關心自己也關心別人。
奶奶哭了,因為電視上的奶奶也哭了,電視上的奶奶哭是因為她的小孩不要她;奶奶說,幸福的人要關心不幸福的人,才會更幸福;我決定以後要關心毛毛,因為我問毛毛幸不幸福?毛毛說他姓陳,不姓福。關心自己也關心別人。
系列之二:快樂的天竺鼠
我想養土撥鼠,可是爸爸說家裡沒有土不能養,土撥鼠住在這裡會不快樂;如果土撥鼠要有土才快樂,那天竺鼠是不是要有天空才行呢?以後我養天竺鼠,一定要讓它每天都看到天空,讓別人快樂,我自已也會很快樂。關心自己也關心別人。
系列之三:有禮貌的車子
國外的車子好有禮貌,會讓每個人先過馬路,也不會亂生氣,可能是因為國外有很多樹,涼涼的很舒服,車子脾氣就比較好;等我回家以後也要種樹,讓我們的車子脾氣也變好,還可以像毛毛蟲一樣躲在樹上,不用開冷氣就很涼快。關心自己也關心別人。
系列之四:小阿姨不要走
小阿姨說社會不好要離開它,可是看不到小阿姨我會想她的;不知道社會叔叔是誰,為什麼他不好不肯改呢?像我不乖的時候,老師說只要我改過來,他還是會喜歡我;所以我要告訴社會叔叔,讓他也變好,這樣小阿姨就可以跟我們在一起了。關心自己也關心別人。
《生活智慧》決定生命品質的不是八九,而是一二
決定生命品質的不是八九,而是一二 張忠謀
前言
朋友買來紙筆硯台,請我題幾個字讓它掛在新居客廳補壁。
這使我感到有些為難,因為我自知字寫的不好看,何況已經有很多年沒寫書法了。
朋友說:「怕什麼?掛你的字我感到很光榮,我都不怕了,你怕什麼?」
我便在朋友面前展紙、磨墨,寫了四個字「常想一二」。
朋友說:「這是什麼意思?」
我說:「意思是說我字寫的不好,你看到這幅字,請多多包含,多想一、二件我的好處,就原諒我了。」
內容
看到我玩笑的態度,朋友說:「講正經的,到底是什麼意思?」『俗語說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我們生命裡面不如意的事占了決大部份,因此,活著本身是痛苦的。但扣除八、九成的不如意,至少還有一、二成是如意的、快樂的、辛慰的事情,我們如果要過快樂人生,就要常想那一、二成好事,這樣就會感到慶幸、懂的珍惜,不致被八九成的不如意所打倒了。」
朋友聽了,非常歡喜,抱著「常想一二」回家了。
幾個月之後,他來探視我,又來向我求字,說是:「每天在辦公室裡勞累受氣,一回家之後看見那幅『常想一二』就很開心,但是牆壁太大,字顯得太小,你再寫幾個字吧!」對於好朋友,我一向有求必應,於是為「常想一二」寫了下聯「不思八九」,上面又寫了「如意」的橫批,中間隨手畫一幅寫意的瓶花。
沒想到過幾個月,我再婚的消息披露報端,引起許多離奇的傳說與流言的困擾,朋友有一天打電話來,說他正坐在客廳我寫的字前面,他說:「想不出什麼話來安慰你,唸你自己寫的字給你聽:常想一二、不思八九,事事如意。」
接到朋友的電話使我很感動,我常覺得在別人的喜慶錦上添花容易,在別人的苦難裡雪中送炭卻很困難,那種比例,大約也是八九與一二之比。不能雪中送炭的不是真朋友,當然更甭說那些落井下石的人了。不過,一個人到了四十歲後,在生活中大概都鍛鍊出寵辱不驚的本事,也不會在乎錦上添花雪中送炭或落井下石了。
那是因為我們已經歷過生命的痛苦與挫折,也經驗了許多,情感的相逢與離散,慢慢的尋索出生命中積極的、快樂的、正向的觀想,這種觀想,正是「常想一二」的觀想。常想一二的觀想,乃在重重烏雲中尋覓一絲黎明的曙光,乃是在滾滾紅塵中開啟一些寧靜的消息,乃是在瀕臨窒息時,有一次深長的呼吸。生命已經夠苦了, 如果我們把幾?年的不如意事總和起來,一定會使我們舉步惟艱生活與感情陷入苦境,有時是無可奈何的,但是如果連思想和心情都陷入苦境,那就是自討苦吃,苦上加苦了。
在波濤洶湧的海上航行,我早已學會面對苦境的方法。
我總是想:從前萬般的折磨我都能苦中做樂,眼下的些許苦難自然能逆來順受了。
我從小喜歡閱讀大人物的傳記和回憶錄,慢慢歸納出一個公式:凡是大人物都是受苦受難的,
他們的生命幾乎就是「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的真實證言,但他們在面對苦難時也都能保持正向的思考,能「常想一二」,最後他們超越苦難,苦難便化成生命中最肥沃的養料,是為了他們開啟蓮花所準備的。
使我深受感動的不是他們的苦難,因為苦難到處都有,使我感動的是:他們面對苦難時的堅持、樂觀、與勇氣。原來如意或不如意,並不是決定人生的際遇,而是取決於思想的瞬間。原來,決定生命品質的不是八九,而是一二。
前言
朋友買來紙筆硯台,請我題幾個字讓它掛在新居客廳補壁。
這使我感到有些為難,因為我自知字寫的不好看,何況已經有很多年沒寫書法了。
朋友說:「怕什麼?掛你的字我感到很光榮,我都不怕了,你怕什麼?」
我便在朋友面前展紙、磨墨,寫了四個字「常想一二」。
朋友說:「這是什麼意思?」
我說:「意思是說我字寫的不好,你看到這幅字,請多多包含,多想一、二件我的好處,就原諒我了。」
內容
看到我玩笑的態度,朋友說:「講正經的,到底是什麼意思?」『俗語說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我們生命裡面不如意的事占了決大部份,因此,活著本身是痛苦的。但扣除八、九成的不如意,至少還有一、二成是如意的、快樂的、辛慰的事情,我們如果要過快樂人生,就要常想那一、二成好事,這樣就會感到慶幸、懂的珍惜,不致被八九成的不如意所打倒了。」
朋友聽了,非常歡喜,抱著「常想一二」回家了。
幾個月之後,他來探視我,又來向我求字,說是:「每天在辦公室裡勞累受氣,一回家之後看見那幅『常想一二』就很開心,但是牆壁太大,字顯得太小,你再寫幾個字吧!」對於好朋友,我一向有求必應,於是為「常想一二」寫了下聯「不思八九」,上面又寫了「如意」的橫批,中間隨手畫一幅寫意的瓶花。
沒想到過幾個月,我再婚的消息披露報端,引起許多離奇的傳說與流言的困擾,朋友有一天打電話來,說他正坐在客廳我寫的字前面,他說:「想不出什麼話來安慰你,唸你自己寫的字給你聽:常想一二、不思八九,事事如意。」
接到朋友的電話使我很感動,我常覺得在別人的喜慶錦上添花容易,在別人的苦難裡雪中送炭卻很困難,那種比例,大約也是八九與一二之比。不能雪中送炭的不是真朋友,當然更甭說那些落井下石的人了。不過,一個人到了四十歲後,在生活中大概都鍛鍊出寵辱不驚的本事,也不會在乎錦上添花雪中送炭或落井下石了。
那是因為我們已經歷過生命的痛苦與挫折,也經驗了許多,情感的相逢與離散,慢慢的尋索出生命中積極的、快樂的、正向的觀想,這種觀想,正是「常想一二」的觀想。常想一二的觀想,乃在重重烏雲中尋覓一絲黎明的曙光,乃是在滾滾紅塵中開啟一些寧靜的消息,乃是在瀕臨窒息時,有一次深長的呼吸。生命已經夠苦了, 如果我們把幾?年的不如意事總和起來,一定會使我們舉步惟艱生活與感情陷入苦境,有時是無可奈何的,但是如果連思想和心情都陷入苦境,那就是自討苦吃,苦上加苦了。
在波濤洶湧的海上航行,我早已學會面對苦境的方法。
我總是想:從前萬般的折磨我都能苦中做樂,眼下的些許苦難自然能逆來順受了。
我從小喜歡閱讀大人物的傳記和回憶錄,慢慢歸納出一個公式:凡是大人物都是受苦受難的,
他們的生命幾乎就是「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的真實證言,但他們在面對苦難時也都能保持正向的思考,能「常想一二」,最後他們超越苦難,苦難便化成生命中最肥沃的養料,是為了他們開啟蓮花所準備的。
使我深受感動的不是他們的苦難,因為苦難到處都有,使我感動的是:他們面對苦難時的堅持、樂觀、與勇氣。原來如意或不如意,並不是決定人生的際遇,而是取決於思想的瞬間。原來,決定生命品質的不是八九,而是一二。
《生活智慧》別浪費了
今天的你,是不開心的你,因為有人在言語間刺傷了你。
你不喜歡吵架,所以你離開;
可是你只是離開了那人,卻沒有離開被那人傷害的情境,因此你愈想愈生氣。
愈有氣,你就愈沒有力氣去理會別的事情,
許多更該用心去做去想去處理的事件,就在你漫天漫地的心煩意亂之中,被輕忽被漠視被省略了。
因為,你只是一心一意地在生氣。
在情緒上做文章,這是對自己的浪費,而且是很壞的浪費。
畢竟,生氣也是要花力氣的,而且生氣一定傷元氣。
所以,聰明的你,別讓情緒控制了你,當你又要生氣之前,不妨輕聲地提醒自己一句:「別浪費了。」
你不喜歡吵架,所以你離開;
可是你只是離開了那人,卻沒有離開被那人傷害的情境,因此你愈想愈生氣。
愈有氣,你就愈沒有力氣去理會別的事情,
許多更該用心去做去想去處理的事件,就在你漫天漫地的心煩意亂之中,被輕忽被漠視被省略了。
因為,你只是一心一意地在生氣。
在情緒上做文章,這是對自己的浪費,而且是很壞的浪費。
畢竟,生氣也是要花力氣的,而且生氣一定傷元氣。
所以,聰明的你,別讓情緒控制了你,當你又要生氣之前,不妨輕聲地提醒自己一句:「別浪費了。」
《生活智慧》你會是什麼反應呢?
一名署名約翰衛斯理的人寫了這樣一個故事。
一對夫婦在婚後十一年生了一個男孩,夫妻恩愛,男孩自然是二人的寶。
男孩兩歲的某天,丈夫在出門上班之際,
看到桌上有一藥瓶打開了,不過因為趕時間,
他只揚聲妻子把藥瓶收好,然後就關上門上班去。
妻子在廚房忙得團團轉,就忘了丈夫的叮囑。
男孩拿藥瓶,覺得好奇、又被藥水的顏色吸引,於是一飲而盡。
藥水成份厲害,即使成人服用也只能用少量。
男孩Overdose,被送到醫院後,返魂乏術。
妻子被事實嚇呆了,不知如何面對丈夫。
緊張的父親趕到醫院,得知噩耗非常傷心,
看兒子的屍體,望了妻子一眼,然後說了四個字。
作者叫讀者猜,這丈夫說了四個甚麼字?
I love you darling 。
作者說,這反應是Proactive的(即反過來控制局面,而不被局面控制)。
作者亦盛讚這丈夫是人類關係的天才,因為兒子的死已成事實,再吵再罵也不會改變事實,只惹來更多的傷心,而且不只自己失去兒子,妻子也失去兒子。
故事彰顯人類選擇的自我層次,同一件不幸事,你可以怨天尤人, 痛罵社會,甚至自責無窮,但事情卻不因這些而改變,這一切只改變了你和日後的生活,負著疤痕的活下去. 反之,放下仇怨恨和懼怕,放下過去,勇敢的活下去,事情的境況原來並不如想像中壞,這就是作者所說的Proactive Behaviour,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由人轉境,而不是被外界事物牽走。
我覺得不可思議, 先生說的是" I love you darling." 可是這卻是這情景最好的一句話!
一對夫婦在婚後十一年生了一個男孩,夫妻恩愛,男孩自然是二人的寶。
男孩兩歲的某天,丈夫在出門上班之際,
看到桌上有一藥瓶打開了,不過因為趕時間,
他只揚聲妻子把藥瓶收好,然後就關上門上班去。
妻子在廚房忙得團團轉,就忘了丈夫的叮囑。
男孩拿藥瓶,覺得好奇、又被藥水的顏色吸引,於是一飲而盡。
藥水成份厲害,即使成人服用也只能用少量。
男孩Overdose,被送到醫院後,返魂乏術。
妻子被事實嚇呆了,不知如何面對丈夫。
緊張的父親趕到醫院,得知噩耗非常傷心,
看兒子的屍體,望了妻子一眼,然後說了四個字。
作者叫讀者猜,這丈夫說了四個甚麼字?
I love you darling 。
作者說,這反應是Proactive的(即反過來控制局面,而不被局面控制)。
作者亦盛讚這丈夫是人類關係的天才,因為兒子的死已成事實,再吵再罵也不會改變事實,只惹來更多的傷心,而且不只自己失去兒子,妻子也失去兒子。
故事彰顯人類選擇的自我層次,同一件不幸事,你可以怨天尤人, 痛罵社會,甚至自責無窮,但事情卻不因這些而改變,這一切只改變了你和日後的生活,負著疤痕的活下去. 反之,放下仇怨恨和懼怕,放下過去,勇敢的活下去,事情的境況原來並不如想像中壞,這就是作者所說的Proactive Behaviour,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由人轉境,而不是被外界事物牽走。
我覺得不可思議, 先生說的是" I love you darling." 可是這卻是這情景最好的一句話!
《生活智慧》你喜歡生氣嗎?
在古老的西藏,有一各叫做愛地巴的人,
每次生氣和人起爭執的時候,
就以很快的速度跑回家去,繞著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3圈,
然後坐在田地邊喘氣,
愛地巴工作非常勤勞努力,他的房子越來越大,土地也越來越廣,
但不管房地有多大,只要與人爭論生氣,
他還是會繞著房子和土地繞3圈,
愛地巴為何每次生氣都繞著房子和土地繞3圈?
所有認識他的人,心理都起疑惑,
但是不管怎麼問他,愛地巴都不願意說明,
直到有一天,愛地巴很老,他的房地又已經太廣大,
他生氣,柱著柺杖艱難的繞著土地跟房子,等他好不容易走3圈,
太陽都下山,愛地巴獨自坐在田邊喘氣,他的孫子在身邊懇求他:
「阿公,你已經年紀大,這附近地區的人也沒有人的土地比你更大,
您不能在向從前,一生氣就繞著土地跑啊!您可不可以告訴我這個秘密,
為什麼您一生氣就要繞著土地跑上3圈???」
愛地巴禁不起孫子懇求,終於說出隱藏在心中多年的秘密,他說:
「年輕時,我一和人吵架、爭論、生氣,就繞著房地跑3圈,邊跑邊想,
我的房子這麼小,土地這麼小,我哪有時間,哪有資格去跟人家生氣,
一想到這裡,氣就消,於是就把所有時間用來努力工作。」
孫子問到:「阿公,你年紀老,又變成最富有的人,為什麼還要繞著房地跑?」
愛地巴笑著說:「我現在還是會生氣,生氣時繞著房地走3圈,邊走邊想,
我的房子這麼大,土地這麼多,我又何必跟人計較?一想到這,氣就消了。」
每一株玫瑰都有刺;正如每一個人的性格中,都有你不能容忍的部份。
愛護一朵玫瑰,並不是得努力把它的刺根除,
只能學習如何不被它的刺刺傷!
每次生氣和人起爭執的時候,
就以很快的速度跑回家去,繞著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3圈,
然後坐在田地邊喘氣,
愛地巴工作非常勤勞努力,他的房子越來越大,土地也越來越廣,
但不管房地有多大,只要與人爭論生氣,
他還是會繞著房子和土地繞3圈,
愛地巴為何每次生氣都繞著房子和土地繞3圈?
所有認識他的人,心理都起疑惑,
但是不管怎麼問他,愛地巴都不願意說明,
直到有一天,愛地巴很老,他的房地又已經太廣大,
他生氣,柱著柺杖艱難的繞著土地跟房子,等他好不容易走3圈,
太陽都下山,愛地巴獨自坐在田邊喘氣,他的孫子在身邊懇求他:
「阿公,你已經年紀大,這附近地區的人也沒有人的土地比你更大,
您不能在向從前,一生氣就繞著土地跑啊!您可不可以告訴我這個秘密,
為什麼您一生氣就要繞著土地跑上3圈???」
愛地巴禁不起孫子懇求,終於說出隱藏在心中多年的秘密,他說:
「年輕時,我一和人吵架、爭論、生氣,就繞著房地跑3圈,邊跑邊想,
我的房子這麼小,土地這麼小,我哪有時間,哪有資格去跟人家生氣,
一想到這裡,氣就消,於是就把所有時間用來努力工作。」
孫子問到:「阿公,你年紀老,又變成最富有的人,為什麼還要繞著房地跑?」
愛地巴笑著說:「我現在還是會生氣,生氣時繞著房地走3圈,邊走邊想,
我的房子這麼大,土地這麼多,我又何必跟人計較?一想到這,氣就消了。」
每一株玫瑰都有刺;正如每一個人的性格中,都有你不能容忍的部份。
愛護一朵玫瑰,並不是得努力把它的刺根除,
只能學習如何不被它的刺刺傷!
《生活智慧》佛祖,你為什麼不幫我?
佛祖,你為什麼不幫我? (摘錄自野葡萄文學誌2005月四月份,換個腦袋看寓言)
南山上有一座神廟,裡頭供奉著一尊佛祖。傳說這尊佛祖非常靈驗,只要信徒心誠意正的許願,佛祖都會大發慈悲,幫信徒圓他的夢。有一個信徒聽說了這件事,他為了表現出虔誠的心,在佛祖誕辰時,親自揹著雞、豬、魚三樣牲禮,一步一步地爬上南山,準備在佛祖的生日時,向佛祖許願。他爬過一山又一山,當汗流浹背時,他怕失了恭敬的心,說什麼也不肯放下牲禮,稍作休息;當身疲力竭時,他怕誤了生辰的時,說什麼也不肯慢下腳步,稍作停留。歷盡千心萬苦,虔誠的信徒終於到了神廟。 他恭敬的將牲禮擺上供桌,噗通一聲跪在地上,雙手合十誠敬的向佛祖禱告說:「靈驗的佛祖啊!我已經考了十年功名,卻都一直無法如願。你的法力無邊,請你看在我這麼虔誠的份上,讓我今年金榜題名吧!」信徒虔誠的禱告完之後,收拾起牲禮準備打道回府。
他才走出廟口,就看見一個乞丐伸手向他乞討說:「大方的施主呀!我已經餓了三天三夜了,請你可憐可憐我,給我一點祭拜的牲禮充充飢吧!」信徒看乞丐髒兮兮的模樣,露出嫌惡的表情揮揮手,說:「走!走!瞧你又破又爛,別弄髒我的牲禮,我的牲禮還要帶回家給妻子兒女吃呢!那裡有你的份!」乞丐不斷地磕頭乞求,說:「大方的施主呀!我就快餓死了,只要給我一點點牲禮就夠了呀!請你救救我啊!」信徒怕乞丐來搶他的牲禮,趕緊扛起牲禮,頭也不回的跑下山去。乞丐餓的全身無力,裹著身上僅有的破毛毯,縮著身子蹲在廟旁。夜,漸漸深了,天氣也愈來愈冷了,乞丐用破毛毯把自己直打哆嗦的身體緊緊裹住。
不知從那裡突然冒出一隻全身都是膿瘡的癩痢狗,一瘸一瘸地跑到乞丐身邊,叼著毛毯一角,蓋住滿是膿瘡的身子,緊緊偎在乞丐身旁取暖。小狗身上的膿瘡破了,膿沾髒了乞丐的毛毯,把毛毯弄的又臭又黏。乞丐生氣的踹了小狗一下,說:「滾!滾!瞧你滿身又膿又瘡,別弄髒了我的毛毯,這裡可沒有你窩身的地方。」小狗挨不起痛,淚眼汪汪的慢慢跑開,當天晚上就凍死在神廟的大門邊。第二天,乞丐雖然有毛毯覆身沒有凍死,但也因為缺少食物而餓死了。
半年後,虔誠的信徒進京赴考又落榜了。 他氣沖沖的跑上南山,向佛祖抱怨說:「說什麼你的法力無邊,根本都是騙人的,如果你真的靈驗,為什麼連一個簡單的考試都沒有辦法幫我,還讓我名落孫山?」佛祖拿出榜單,問信徒:「為什麼我要幫你?」信徒回答:「我虔誠的扛著牲禮上山,為了趕在你的誕辰之前來到廟裡,一刻也不敢休息,光是這份誠意,你就應該幫我。」佛祖叫乞丐的靈魂出來,乞丐的靈魂向信徒大聲哀嚎,說:「我只請你給我一點牲禮,讓我填飽肚子,你都不肯,連這一點施捨之心都沒有,佛祖為什麼要幫助你? 不過佛祖呀!你也真是殘忍,寧可眼睜睜的看我餓死,也不肯賜一點東西給我吃,難道你沒有一點憐憫之心嗎?」佛祖又叫小狗的靈魂出來,小狗的靈魂向乞丐大聲吠叫,說:「我只求你讓我窩在毛毯旁,給我一點毛毯的溫暖,對你來說根本沒有任何損失,你都不肯了,信徒為什麼要施捨你?佛祖又為什麼要憐憫你?」
最後,佛祖指著信徒說,讓你金榜題名;再指著乞丐說,讓你豐衣足食,對我來說都是舉手之勞。但是,你們連自己能力所及,可以輕易幫助別人的,都不肯付出,你們又有什麼地方值得我動這舉手之勞呢?佛祖說完,順手把信徒的榜單拋到深谷中,信徒再也與功名無緣。
有個朋友告訴我,現在的人真是太小氣了,連一個微笑都捨不得送人,難怪會愁眉苦臉,讓人覺得面目可憎。我們總是容易把所有心思,放在我們期待「得到」的地方,腦海中無時無刻盤算著,我們做這些事,可以得到什麼利益?可以享受什麼成果?卻很少把心思,投入可以「喜捨」的部分,想想我們這麼做,別人會不會方便一點?能不能輕鬆一些?但是,假使我們都不願意給別人什麼,又有什麼資格要求別人必須給我們呢?在我們有能力的時候,不肯伸出援手,那麼在我們需要的時候,又有什麼資格要求別人要伸出援手呢?人跟人之間,或是人跟其他生命的對待相處,都會有回報。如果不是直接回應,也會有因果循環,結果終究會落在自己身上,做最後的承擔。
南山上有一座神廟,裡頭供奉著一尊佛祖。傳說這尊佛祖非常靈驗,只要信徒心誠意正的許願,佛祖都會大發慈悲,幫信徒圓他的夢。有一個信徒聽說了這件事,他為了表現出虔誠的心,在佛祖誕辰時,親自揹著雞、豬、魚三樣牲禮,一步一步地爬上南山,準備在佛祖的生日時,向佛祖許願。他爬過一山又一山,當汗流浹背時,他怕失了恭敬的心,說什麼也不肯放下牲禮,稍作休息;當身疲力竭時,他怕誤了生辰的時,說什麼也不肯慢下腳步,稍作停留。歷盡千心萬苦,虔誠的信徒終於到了神廟。 他恭敬的將牲禮擺上供桌,噗通一聲跪在地上,雙手合十誠敬的向佛祖禱告說:「靈驗的佛祖啊!我已經考了十年功名,卻都一直無法如願。你的法力無邊,請你看在我這麼虔誠的份上,讓我今年金榜題名吧!」信徒虔誠的禱告完之後,收拾起牲禮準備打道回府。
他才走出廟口,就看見一個乞丐伸手向他乞討說:「大方的施主呀!我已經餓了三天三夜了,請你可憐可憐我,給我一點祭拜的牲禮充充飢吧!」信徒看乞丐髒兮兮的模樣,露出嫌惡的表情揮揮手,說:「走!走!瞧你又破又爛,別弄髒我的牲禮,我的牲禮還要帶回家給妻子兒女吃呢!那裡有你的份!」乞丐不斷地磕頭乞求,說:「大方的施主呀!我就快餓死了,只要給我一點點牲禮就夠了呀!請你救救我啊!」信徒怕乞丐來搶他的牲禮,趕緊扛起牲禮,頭也不回的跑下山去。乞丐餓的全身無力,裹著身上僅有的破毛毯,縮著身子蹲在廟旁。夜,漸漸深了,天氣也愈來愈冷了,乞丐用破毛毯把自己直打哆嗦的身體緊緊裹住。
不知從那裡突然冒出一隻全身都是膿瘡的癩痢狗,一瘸一瘸地跑到乞丐身邊,叼著毛毯一角,蓋住滿是膿瘡的身子,緊緊偎在乞丐身旁取暖。小狗身上的膿瘡破了,膿沾髒了乞丐的毛毯,把毛毯弄的又臭又黏。乞丐生氣的踹了小狗一下,說:「滾!滾!瞧你滿身又膿又瘡,別弄髒了我的毛毯,這裡可沒有你窩身的地方。」小狗挨不起痛,淚眼汪汪的慢慢跑開,當天晚上就凍死在神廟的大門邊。第二天,乞丐雖然有毛毯覆身沒有凍死,但也因為缺少食物而餓死了。
半年後,虔誠的信徒進京赴考又落榜了。 他氣沖沖的跑上南山,向佛祖抱怨說:「說什麼你的法力無邊,根本都是騙人的,如果你真的靈驗,為什麼連一個簡單的考試都沒有辦法幫我,還讓我名落孫山?」佛祖拿出榜單,問信徒:「為什麼我要幫你?」信徒回答:「我虔誠的扛著牲禮上山,為了趕在你的誕辰之前來到廟裡,一刻也不敢休息,光是這份誠意,你就應該幫我。」佛祖叫乞丐的靈魂出來,乞丐的靈魂向信徒大聲哀嚎,說:「我只請你給我一點牲禮,讓我填飽肚子,你都不肯,連這一點施捨之心都沒有,佛祖為什麼要幫助你? 不過佛祖呀!你也真是殘忍,寧可眼睜睜的看我餓死,也不肯賜一點東西給我吃,難道你沒有一點憐憫之心嗎?」佛祖又叫小狗的靈魂出來,小狗的靈魂向乞丐大聲吠叫,說:「我只求你讓我窩在毛毯旁,給我一點毛毯的溫暖,對你來說根本沒有任何損失,你都不肯了,信徒為什麼要施捨你?佛祖又為什麼要憐憫你?」
最後,佛祖指著信徒說,讓你金榜題名;再指著乞丐說,讓你豐衣足食,對我來說都是舉手之勞。但是,你們連自己能力所及,可以輕易幫助別人的,都不肯付出,你們又有什麼地方值得我動這舉手之勞呢?佛祖說完,順手把信徒的榜單拋到深谷中,信徒再也與功名無緣。
有個朋友告訴我,現在的人真是太小氣了,連一個微笑都捨不得送人,難怪會愁眉苦臉,讓人覺得面目可憎。我們總是容易把所有心思,放在我們期待「得到」的地方,腦海中無時無刻盤算著,我們做這些事,可以得到什麼利益?可以享受什麼成果?卻很少把心思,投入可以「喜捨」的部分,想想我們這麼做,別人會不會方便一點?能不能輕鬆一些?但是,假使我們都不願意給別人什麼,又有什麼資格要求別人必須給我們呢?在我們有能力的時候,不肯伸出援手,那麼在我們需要的時候,又有什麼資格要求別人要伸出援手呢?人跟人之間,或是人跟其他生命的對待相處,都會有回報。如果不是直接回應,也會有因果循環,結果終究會落在自己身上,做最後的承擔。
《生活智慧》至少要平靜
在你跌入人生谷底的時候,
你身旁所有的人都告訴你:要堅強,而且要快樂。
堅強是絕對需要的,但是「快樂」?
在這種情形下,恐怕是太為難你了。
畢竟,誰能在跌得頭破血流的時候還覺得高興?
但是至少可以做到「平靜」。
平靜地看待這件事,平靜地把其他該處理的事處理好。
平靜,沒有快樂,也沒有不快樂。
能做到這一點,你就已經有了復元的能量。
你身旁所有的人都告訴你:要堅強,而且要快樂。
堅強是絕對需要的,但是「快樂」?
在這種情形下,恐怕是太為難你了。
畢竟,誰能在跌得頭破血流的時候還覺得高興?
但是至少可以做到「平靜」。
平靜地看待這件事,平靜地把其他該處理的事處理好。
平靜,沒有快樂,也沒有不快樂。
能做到這一點,你就已經有了復元的能量。
《生活智慧》有事沒事
~~~ 有事沒事 ~~~
一些事沒人做,一些人沒事做。
沒事的人盯著做事的人,議論做事的人做的事,
使做事的人做不成事、做不好事。
於是,老闆誇獎沒事的人,因為他看到事做不成。
於是,老闆訓誡做事的人,因為他做不成事。
一些沒事的人總是沒事做,一些做事的人總有做不完的事。
一些沒事的人滋事鬧事,使做事的人不得不做更多的事。
結果好事變壞事,小事變大事,簡單的事變複雜的事。
阿拉伯諺語: 『你若不想做,會找到一個藉口;你若想做,會找到一個方法!』
一些事沒人做,一些人沒事做。
沒事的人盯著做事的人,議論做事的人做的事,
使做事的人做不成事、做不好事。
於是,老闆誇獎沒事的人,因為他看到事做不成。
於是,老闆訓誡做事的人,因為他做不成事。
一些沒事的人總是沒事做,一些做事的人總有做不完的事。
一些沒事的人滋事鬧事,使做事的人不得不做更多的事。
結果好事變壞事,小事變大事,簡單的事變複雜的事。
阿拉伯諺語: 『你若不想做,會找到一個藉口;你若想做,會找到一個方法!』
《生活智慧》如果當初
你說,人生是一條有無限多岔口的長路,永遠在不停地做選擇。
如果只是選擇吃炒麵或炒飯,影響似乎不大,但選擇讀什麼科系、做什麼工作、結婚或不結婚、要不要有孩子,每一個選擇都影響深遠,而不同的選擇也必定造就完全不一樣的人生。
你又說,生命中不可承受之情,就在於人生沒有重來的機會啊。
如果當初如何如何,現在就不會怎樣怎樣........,
這種充滿悵然的喃喃自語,還是別再多說了吧!
每一個岔口的選擇其實沒有真正的好與壞,
只要把人生看成是自己獨一無二的創作,就不會
頻頻回首:如果當初做了不一樣的選擇........
如果只是選擇吃炒麵或炒飯,影響似乎不大,但選擇讀什麼科系、做什麼工作、結婚或不結婚、要不要有孩子,每一個選擇都影響深遠,而不同的選擇也必定造就完全不一樣的人生。
你又說,生命中不可承受之情,就在於人生沒有重來的機會啊。
如果當初如何如何,現在就不會怎樣怎樣........,
這種充滿悵然的喃喃自語,還是別再多說了吧!
每一個岔口的選擇其實沒有真正的好與壞,
只要把人生看成是自己獨一無二的創作,就不會
頻頻回首:如果當初做了不一樣的選擇........
《生活智慧》如果有一天
……
如果你在一個平凡的家庭長大;如果你的父母還健在;不管你有沒有和他們同住;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媽媽的廚房不再像以前那麼乾淨;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家中的碗筷好像沒洗乾淨;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母親的鍋子不再雪亮;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父親的花草樹木已漸荒廢;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家中的地板櫥櫃經常沾滿灰塵;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母親煮的菜太鹹太難吃;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父母經常忘記關瓦斯;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老父老母的一些習慣不再是習慣時………,
就像他們不再想要天天洗澡時……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父母不再愛吃青脆的蔬果;如果有一天,你發現父母愛吃煮得爛爛的菜;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父母喜歡吃稀飯;如果有一天,你發現他們過馬路行動反應都慢了;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在吃飯時間他們老是咳個不停,千萬別誤以為他們感冒或著涼,(那是吞嚥神經老化的現象);
如果有一天,你發覺他們不再愛出門…
如果有這麼一天,我要告訴你,你要警覺父母真的已經老了,器官已經退化到需要別人照料了,
如果你不能照料,請你替他們找人照料,
並請你請你千萬千萬要常常探望,不要讓他們覺得被遺棄了。
每個人都會老,父母比我們先老,我們要用角色互換的心情去照料他,
才會有耐心、才不會有怨言。
當父母不能料理自己的時候,為人子女要警覺,他們可能會大小便失禁、可能會很多事都做不好,
如果房間有異味,可能他們自己也聞不到,
請不要嫌他髒或嫌他臭,為人子女的只能幫他清理,並請維持他們的自尊心。
當他們不再愛洗澡時,請抽空定期幫他們洗身體,因為縱使他們自己洗也可能洗不乾淨。
當我們在享受食物的時候,請替他們準備一份大小適當、容易咀嚼的一小碗,
因為他們不愛吃可能是牙齒咬不動了。
從我們出生開始,餵奶換尿布、生病的不眠不休照料、教我們生活基本能力、
供給讀書、吃喝玩樂和補習,關心和行動永遠都不停歇。
如果有一天,他們真的動不了了,角色互換不也是應該的嗎?
為人子女者要切記,看父母就是看自己的未來,孝順要及時。
如果有一天,你像他們一樣老時,你希望怎麼過?
現在的你,是在當單身寄生蟲、還是已婚雙料或多料寄生蟲?
你留意過自己的父母嗎?請關心和留意他們正在逐漸老化的過程。
如果你在一個平凡的家庭長大;如果你的父母還健在;不管你有沒有和他們同住;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媽媽的廚房不再像以前那麼乾淨;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家中的碗筷好像沒洗乾淨;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母親的鍋子不再雪亮;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父親的花草樹木已漸荒廢;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家中的地板櫥櫃經常沾滿灰塵;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母親煮的菜太鹹太難吃;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父母經常忘記關瓦斯;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老父老母的一些習慣不再是習慣時………,
就像他們不再想要天天洗澡時……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父母不再愛吃青脆的蔬果;如果有一天,你發現父母愛吃煮得爛爛的菜;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父母喜歡吃稀飯;如果有一天,你發現他們過馬路行動反應都慢了;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在吃飯時間他們老是咳個不停,千萬別誤以為他們感冒或著涼,(那是吞嚥神經老化的現象);
如果有一天,你發覺他們不再愛出門…
如果有這麼一天,我要告訴你,你要警覺父母真的已經老了,器官已經退化到需要別人照料了,
如果你不能照料,請你替他們找人照料,
並請你請你千萬千萬要常常探望,不要讓他們覺得被遺棄了。
每個人都會老,父母比我們先老,我們要用角色互換的心情去照料他,
才會有耐心、才不會有怨言。
當父母不能料理自己的時候,為人子女要警覺,他們可能會大小便失禁、可能會很多事都做不好,
如果房間有異味,可能他們自己也聞不到,
請不要嫌他髒或嫌他臭,為人子女的只能幫他清理,並請維持他們的自尊心。
當他們不再愛洗澡時,請抽空定期幫他們洗身體,因為縱使他們自己洗也可能洗不乾淨。
當我們在享受食物的時候,請替他們準備一份大小適當、容易咀嚼的一小碗,
因為他們不愛吃可能是牙齒咬不動了。
從我們出生開始,餵奶換尿布、生病的不眠不休照料、教我們生活基本能力、
供給讀書、吃喝玩樂和補習,關心和行動永遠都不停歇。
如果有一天,他們真的動不了了,角色互換不也是應該的嗎?
為人子女者要切記,看父母就是看自己的未來,孝順要及時。
如果有一天,你像他們一樣老時,你希望怎麼過?
現在的你,是在當單身寄生蟲、還是已婚雙料或多料寄生蟲?
你留意過自己的父母嗎?請關心和留意他們正在逐漸老化的過程。
《生活智慧》生命沒有過渡
和一位留德的老師談起老師在德國的留學生活。
老師:「在德國,因為學制還有一些適應的問題,有些人一待就會待上十年才拿到博士學位。」
我說:「哇!那好久哦。」對於才二十歲的我而言,十年,不就是生命的一半嗎?
老師笑了笑:「你為什麼會覺得那很『久』呢?」
我說:「等拿到學位回國教書或工作,都已經三、四十歲了呢!」
老師:「就算他不去德國,有一天,他還是會變成『三、四十歲』,不是嗎?」
「是的。」我答道。
老師:「你想透了我這個問題的涵義了嗎?」
我不解的看著老師。
「生命沒有過渡、不能等待,在德國的那十年,也是他生命的一部分啊!」老師語重心長的說。
「啊!我了解了!」
那一段談話,對我的影響很大,提供了我一個很重要的生活哲學與價值觀。
前一陣子工作很忙,學弟問我:「你要忙到什麼時候呢?」
「我應該要忙到什麼時候?或者說到什麼時候我才該不忙呢?」我反問。
「忙碌也是我生活的一部分,重點應在於,我喜不喜歡這樣的『忙碌』。
如果我喜歡,我的忙碌就應該持續下去,不是嗎?」我補充著。
對我而言,忙碌不是生命的「過渡階段」,而是我最珍貴的生命的一部分。
很多人常會抱怨:「工作太忙,等這陣子忙完後,我一定要如何如何...」
於是一個本屬於生命一部分的珍貴片段,就被定義成一種過渡與等待。
「等著吧!挨著吧!我得咬著牙渡過這個過渡時期!」當這樣的想法浮現,我們的生命就因此遺落了一部分。
「生命沒有過渡、不能等待。」這時,老師的話就會清晰的浮現在我的耳邊。
所以,我總是很努力的讓自己喜歡自己每一個生命階段,每一個生命過程,因為那些過程的本身就是生命,不能重來的生命。
老師:「在德國,因為學制還有一些適應的問題,有些人一待就會待上十年才拿到博士學位。」
我說:「哇!那好久哦。」對於才二十歲的我而言,十年,不就是生命的一半嗎?
老師笑了笑:「你為什麼會覺得那很『久』呢?」
我說:「等拿到學位回國教書或工作,都已經三、四十歲了呢!」
老師:「就算他不去德國,有一天,他還是會變成『三、四十歲』,不是嗎?」
「是的。」我答道。
老師:「你想透了我這個問題的涵義了嗎?」
我不解的看著老師。
「生命沒有過渡、不能等待,在德國的那十年,也是他生命的一部分啊!」老師語重心長的說。
「啊!我了解了!」
那一段談話,對我的影響很大,提供了我一個很重要的生活哲學與價值觀。
前一陣子工作很忙,學弟問我:「你要忙到什麼時候呢?」
「我應該要忙到什麼時候?或者說到什麼時候我才該不忙呢?」我反問。
「忙碌也是我生活的一部分,重點應在於,我喜不喜歡這樣的『忙碌』。
如果我喜歡,我的忙碌就應該持續下去,不是嗎?」我補充著。
對我而言,忙碌不是生命的「過渡階段」,而是我最珍貴的生命的一部分。
很多人常會抱怨:「工作太忙,等這陣子忙完後,我一定要如何如何...」
於是一個本屬於生命一部分的珍貴片段,就被定義成一種過渡與等待。
「等著吧!挨著吧!我得咬著牙渡過這個過渡時期!」當這樣的想法浮現,我們的生命就因此遺落了一部分。
「生命沒有過渡、不能等待。」這時,老師的話就會清晰的浮現在我的耳邊。
所以,我總是很努力的讓自己喜歡自己每一個生命階段,每一個生命過程,因為那些過程的本身就是生命,不能重來的生命。
《生活智慧》中年不悲哀
中年不悲哀
文/聖嚴法師 【本文摘錄自《聯合報‧副刊》2005/12/25】
問:社會的中堅分子,大家說的「五年級」,近來也步入中年了,有人不免有「中年危機」,往回看,覺得這一生似乎小有進展,卻又沒有大成就;往前看,人生要改變,代價又太高,沒有改變本錢了,好像卡住了,舉目茫然啊。就這樣等老嗎?
答:雖然有句老話:「人到中年百事哀。」但那可不一定喔,有些人到了中年,四、五十歲時,有太太、父母、孩子,自己也小有成就,或者更好,享有很高的財富跟社會地位,等於是人的黃金時代。
也有人不那麼順利,人到中年,感覺對現況不是很滿意,往未來看,也不知道未來會怎麼樣。如果把事業、財產當作自己的目標,用一個存款數字,或社會標準,當自己人生的目標,這會惹來很多的痛苦,永遠也比不完。
人到中年,應在意的是活得踏實,沒有浪費時間,沒有糟蹋自己的身體、名譽,沒有傷害其他人。如果能盡力而為,幫助其他人,不論有錢、沒錢,有沒有地位,你的一句話、一個念頭,或者一個表情、一個手勢,都能影響其他人;讓人快樂,就能讓自己感覺很快樂--這就是人活著的價值。如果這樣,中年人不要擔心未來會茫然。
像我這樣的人,原本在清涼寺一事無成,沒人看得到我,也沒人看得起我;直到四十五歲,得到博士學位時,我已中年了,但是,台灣沒有人要我。我到了美國,名義上當住持,其實是當廟祝,我沒有主張和實權,只是照顧那個廟就是了,還要買菜、煮飯、掃地、照顧信徒。
那時,我不覺得自己悲哀,其實,在那個狀況下,是沒有前途的。但我還是盡全力把當前的事做好,奉獻所學。我也曾經流浪紐約街頭,根本不知道未來是什麼。
漸漸的,有些美國人跟我學打坐、學佛;台灣也開始有人需要我。我回到台灣,待的寺廟好像也不是很大,看起來沒有「前途」和「地位」,我也不在意,但我盡力奉獻我所知道的。就這樣,我六十歲,才開始建設法鼓山。
像我這樣的生命過程,並不順利,我並不覺得悲哀,因為我沒追求什麼,沒有和任何人比。我經常告訴學生、弟子,不要跟人比、不要跟自己比。跟人比,比不過人,會氣餒;比過了,會驕傲。跟自己比,今年是不是比去年多賺一點、地位和身價上升或下降?要這樣比會一年年痛苦。
因為人的生命過程,就是起起落落,一帆風順是不多見的,何況,人的健康、社會大環境,都不是個人可隨心所欲的,要各種條件皆具,人生才能往上的。我常勉勵大家,往下走時,不要沮喪;往上走時,也不要興奮,如此才會有自在的人生。
文/聖嚴法師 【本文摘錄自《聯合報‧副刊》2005/12/25】
問:社會的中堅分子,大家說的「五年級」,近來也步入中年了,有人不免有「中年危機」,往回看,覺得這一生似乎小有進展,卻又沒有大成就;往前看,人生要改變,代價又太高,沒有改變本錢了,好像卡住了,舉目茫然啊。就這樣等老嗎?
答:雖然有句老話:「人到中年百事哀。」但那可不一定喔,有些人到了中年,四、五十歲時,有太太、父母、孩子,自己也小有成就,或者更好,享有很高的財富跟社會地位,等於是人的黃金時代。
也有人不那麼順利,人到中年,感覺對現況不是很滿意,往未來看,也不知道未來會怎麼樣。如果把事業、財產當作自己的目標,用一個存款數字,或社會標準,當自己人生的目標,這會惹來很多的痛苦,永遠也比不完。
人到中年,應在意的是活得踏實,沒有浪費時間,沒有糟蹋自己的身體、名譽,沒有傷害其他人。如果能盡力而為,幫助其他人,不論有錢、沒錢,有沒有地位,你的一句話、一個念頭,或者一個表情、一個手勢,都能影響其他人;讓人快樂,就能讓自己感覺很快樂--這就是人活著的價值。如果這樣,中年人不要擔心未來會茫然。
像我這樣的人,原本在清涼寺一事無成,沒人看得到我,也沒人看得起我;直到四十五歲,得到博士學位時,我已中年了,但是,台灣沒有人要我。我到了美國,名義上當住持,其實是當廟祝,我沒有主張和實權,只是照顧那個廟就是了,還要買菜、煮飯、掃地、照顧信徒。
那時,我不覺得自己悲哀,其實,在那個狀況下,是沒有前途的。但我還是盡全力把當前的事做好,奉獻所學。我也曾經流浪紐約街頭,根本不知道未來是什麼。
漸漸的,有些美國人跟我學打坐、學佛;台灣也開始有人需要我。我回到台灣,待的寺廟好像也不是很大,看起來沒有「前途」和「地位」,我也不在意,但我盡力奉獻我所知道的。就這樣,我六十歲,才開始建設法鼓山。
像我這樣的生命過程,並不順利,我並不覺得悲哀,因為我沒追求什麼,沒有和任何人比。我經常告訴學生、弟子,不要跟人比、不要跟自己比。跟人比,比不過人,會氣餒;比過了,會驕傲。跟自己比,今年是不是比去年多賺一點、地位和身價上升或下降?要這樣比會一年年痛苦。
因為人的生命過程,就是起起落落,一帆風順是不多見的,何況,人的健康、社會大環境,都不是個人可隨心所欲的,要各種條件皆具,人生才能往上的。我常勉勵大家,往下走時,不要沮喪;往上走時,也不要興奮,如此才會有自在的人生。
《生活智慧》不釣大魚的釣客
~~~ 不釣大魚的釣客 ~~~
「享受你的生活,不要與別人比較。」 ---康道塞
有一個人在河邊釣魚,他釣了非常多的魚。
但每釣上一條魚就拿尺量一量,只要比尺大的魚,他都丟回河裡。
其他釣客不解地問:「別人都希望釣大魚,為什麼只有你將大魚都丟回河裡呢?」
這人輕鬆地回答:「因為我家的鍋子只有尺這麼長,太大的魚裝不下。」
不讓無窮的慾念攫取己心,「夠用就好」也是不錯的生活態度。
當人們在吃到飽的自助餐廳,毫無忌憚的吞食,那可真是一個可怕的景象。
取自己夠用的,不必貪求,這也是一個重要的修練。
「享受你的生活,不要與別人比較。」 ---康道塞
有一個人在河邊釣魚,他釣了非常多的魚。
但每釣上一條魚就拿尺量一量,只要比尺大的魚,他都丟回河裡。
其他釣客不解地問:「別人都希望釣大魚,為什麼只有你將大魚都丟回河裡呢?」
這人輕鬆地回答:「因為我家的鍋子只有尺這麼長,太大的魚裝不下。」
不讓無窮的慾念攫取己心,「夠用就好」也是不錯的生活態度。
當人們在吃到飽的自助餐廳,毫無忌憚的吞食,那可真是一個可怕的景象。
取自己夠用的,不必貪求,這也是一個重要的修練。
《生活智慧》不說話
不 說 話
有時候,你被人誤解,你不想爭辯,所以選擇沈默。
本來就不是所有的人都得了解你,
因此你認為不必對全世界喊話。
卻也有時候,你被最愛的人誤解,你難過到不想爭辯,也只有選擇沈默。
全世界都可以不懂你,但他應該懂,
若他竟然不能懂,還有什麼話可說?
生命中往往有連舒伯特都無言以對的時刻,
畢竟不是所有的是非都能條列清楚,
甚至可能根本沒有真正的是與非。
那麼,不想說話,就不說吧,
在多說無益的時候,也許沈默就是最好的解釋。
有時候,你被人誤解,你不想爭辯,所以選擇沈默。
本來就不是所有的人都得了解你,
因此你認為不必對全世界喊話。
卻也有時候,你被最愛的人誤解,你難過到不想爭辯,也只有選擇沈默。
全世界都可以不懂你,但他應該懂,
若他竟然不能懂,還有什麼話可說?
生命中往往有連舒伯特都無言以對的時刻,
畢竟不是所有的是非都能條列清楚,
甚至可能根本沒有真正的是與非。
那麼,不想說話,就不說吧,
在多說無益的時候,也許沈默就是最好的解釋。
《生活智慧》大善士與壞小子 陳美儒
大善士與壞小子 陳美儒
提起微軟公司(Microsoft)的董事長比爾.蓋茲,大概少有人不知曉他的大名;
據說,現在有不少的中國大陸青年學生,把蓋茲列為排行首位的偶像級「學習」人物。
在不久前出版的七月份「富比士雜誌」全球掄「財」大典上,蓋茲蟬聯世界富豪的冠軍,而緊跟在他後面的則是甲骨文(Qracle)公司的老闆艾利森。
說起艾利森,雖然目前身價和蓋茲只差一百三十億美元左右,可是論聲名、氣勢,卻遠遠落後了蓋茲一大截。偏偏這個自稱「矽谷壞小子」的艾利森,就是不甘屈居「老二」的地位,不止是賺錢能力要跟蓋茲別一別苗頭,連砸銀子的功力也要贏過蓋茲。
去年夏天,蓋茲為他的老婆梅琳達的母校──杜克大學募款,在他們位於華盛頓州西雅圖近郊的湖畔自宅作東宴客,總共發出了一百多張請柬;每位欣然赴約和蓋茲夫婦吃飯的,都得捐出一百萬美元。吃一頓飯一百萬美元,夠「嚇人」吧!不過這些巨額捐款,可不是為了增加個人財富呀!回饋曾經教育自已的母校,蓋茲幫助他的夫人完成了這樣的心願。
蓋茲除了財冠全球,長年來不斷的捐錢、做慈善事業,也是世人所津津樂道的。
當蓋茲在行善募款的同時,「壞小子」艾利森卻又買了一部灣流V型噴射機來增加自己的聲勢;已經有一部戰鬥機和好幾架各類型飛機的艾利森,據說還曾經想採購米格二十九戰機來「玩」。人家好奇的問他:「買戰機作啥呀?」艾利森咧嘴齜牙的回道:「用來攻打蓋茲在西雅圖的家!」
「壞小子」艾利森常強調:「有錢就是要拿來痛快的花!」他甚至認為蓋茲愛做慈善是很「無趣」的。艾利森結過三次婚,如今則是最有身價的單身漢;喜歡追求美女,是他忙碌事業之外的一大樂趣。看上了就用力追,據說是他的特色;而且他喜歡把「嗨,我送你一部跑車!」當成與美女搭訕的開場白。八卦消息指出,如今「壞小子」至少已送出五部跑車,而且每一部至少價值五萬美金以上呢!
Y心靈網站
艾利森在加州矽谷的豪宅裡,有最新科技寬八呎的電漿銀幕看美式足球;
他有兩部特訂的賓士車、一部近百萬元的超級跑車、流線型的法拉利、三部保時捷;
他的豪華大車隊加上幾乎可以養一支「空軍」中隊的飛機,真的是有夠他得意、炫耀的。
但是也因此,他被許多人譏笑、批評:「富極無聊,莫過於矽谷壞小子!」
西雅圖大善士對照矽谷壞小子,各自的行善本領跟花錢的本事,對絕大部分的人而言,都是遙不可及的。
有錢,是許許多多人的夢想。
有一天,如果你也擁有了許多財富時,你會選擇當「大善士」,還是「壞小子」呢?
提起微軟公司(Microsoft)的董事長比爾.蓋茲,大概少有人不知曉他的大名;
據說,現在有不少的中國大陸青年學生,把蓋茲列為排行首位的偶像級「學習」人物。
在不久前出版的七月份「富比士雜誌」全球掄「財」大典上,蓋茲蟬聯世界富豪的冠軍,而緊跟在他後面的則是甲骨文(Qracle)公司的老闆艾利森。
說起艾利森,雖然目前身價和蓋茲只差一百三十億美元左右,可是論聲名、氣勢,卻遠遠落後了蓋茲一大截。偏偏這個自稱「矽谷壞小子」的艾利森,就是不甘屈居「老二」的地位,不止是賺錢能力要跟蓋茲別一別苗頭,連砸銀子的功力也要贏過蓋茲。
去年夏天,蓋茲為他的老婆梅琳達的母校──杜克大學募款,在他們位於華盛頓州西雅圖近郊的湖畔自宅作東宴客,總共發出了一百多張請柬;每位欣然赴約和蓋茲夫婦吃飯的,都得捐出一百萬美元。吃一頓飯一百萬美元,夠「嚇人」吧!不過這些巨額捐款,可不是為了增加個人財富呀!回饋曾經教育自已的母校,蓋茲幫助他的夫人完成了這樣的心願。
蓋茲除了財冠全球,長年來不斷的捐錢、做慈善事業,也是世人所津津樂道的。
當蓋茲在行善募款的同時,「壞小子」艾利森卻又買了一部灣流V型噴射機來增加自己的聲勢;已經有一部戰鬥機和好幾架各類型飛機的艾利森,據說還曾經想採購米格二十九戰機來「玩」。人家好奇的問他:「買戰機作啥呀?」艾利森咧嘴齜牙的回道:「用來攻打蓋茲在西雅圖的家!」
「壞小子」艾利森常強調:「有錢就是要拿來痛快的花!」他甚至認為蓋茲愛做慈善是很「無趣」的。艾利森結過三次婚,如今則是最有身價的單身漢;喜歡追求美女,是他忙碌事業之外的一大樂趣。看上了就用力追,據說是他的特色;而且他喜歡把「嗨,我送你一部跑車!」當成與美女搭訕的開場白。八卦消息指出,如今「壞小子」至少已送出五部跑車,而且每一部至少價值五萬美金以上呢!
Y心靈網站
艾利森在加州矽谷的豪宅裡,有最新科技寬八呎的電漿銀幕看美式足球;
他有兩部特訂的賓士車、一部近百萬元的超級跑車、流線型的法拉利、三部保時捷;
他的豪華大車隊加上幾乎可以養一支「空軍」中隊的飛機,真的是有夠他得意、炫耀的。
但是也因此,他被許多人譏笑、批評:「富極無聊,莫過於矽谷壞小子!」
西雅圖大善士對照矽谷壞小子,各自的行善本領跟花錢的本事,對絕大部分的人而言,都是遙不可及的。
有錢,是許許多多人的夢想。
有一天,如果你也擁有了許多財富時,你會選擇當「大善士」,還是「壞小子」呢?
《生活智慧》人生像下圍棋 蔡英文
*人生像下圍棋** **不能只想第一手** *(蔡英文的文章)
主辦單位告訴我今天不講兩岸政策,不做政令宣導,但討論全球化,我還是從這裡切入。各位或許感覺得到,這三年多來的兩岸政策,和過去50年相比有改變,你可以說這是政黨輪替的因素,但我認為其實是客觀因素的轉變,而且這種轉變越來越快。
*人退化沒?*
我記得在英國唸書的時候,經濟學第一課說,經濟一定要有分工,有分工才會有效率,所以很多人一輩子就在一條生產線上工作,他的工作可能只是在最後一端把一顆螺絲放進去。可是今天,一個人一輩子可能要換很多工作,為什麼我們會碰到這樣的情況?因為這二、三十年來的快速發展,科技進步了....那麼人退化沒? 各位手上的手機是你的第幾支手機?每隔一段時間,我們會有新的手機、新的功能,曾經它像便當盒一樣大,不過幾年間,它變得很小,還可以照相。又例如20年前從倫敦大學畢業,花了一個月才把畢業論文打字打完,可是今天任何一個學生,都能在三天內把博士論文打完,而且電腦裡還有軟體幫你校正拼字和文法。 可是你同時想想,當科技這麼進步的時候,人有沒有退化?我相信很多人有突然忘記某個字怎麼寫的經驗。生活更加方便的,對人的挑戰是不是就比較少?你的人生就比較容易過?
*沒保證的人生*
我們看到的是,今天剛畢業的同學,最擔心找工作,正在工作的人則擔心什麼時候失業或被取代掉?三、四十歲的人會想,我人生下個階段要做什麼?這可能是以前五、六十歲才面臨的問題。現代人享受科技進步的同時,面對的是沒有保證的人生。 在今天的科技社會,時間和空間的落差幾乎不存在,變化是很快的,人和人、人和工作的關係是流動的。這個世界,沒有一定的答案、一定的思考模式可以套用,變數隨時出現,甚至在最後一刻。
*太多準備限制思考*
我的經驗是,如果對一件事情準備得很好,臨場的表現反而最差,因為在準備過程中,已經把自己套在一定的格式、框框裡。但如果沒有經過長期的準備,思考反而是開放的,得到的結果是最好的。我們常常在今天準備明天的事情,但明天發生什麼事,往往不是今天可以想像出來的,明天發生的事情和想定的情境不一樣。也就是說,在以前時間比較慢、變化比較小,你可以準備它,但當這個世界已經快速流動、變數不可掌握時,太多的準備反而限制思考。 我們再來講空間。以前台灣的商品,從訂單、製造到銷售至國外的某個地方,可能要好幾個月甚至半年;現在筆記型電腦,從下訂單到交貨可能只有三天。千里之外都可以提供服務,你要專業服務,可以找紐約、倫敦的設計師,他可以把設計圖e-mail給你看,科技發展的結果是沒有空間差距。
*現代人的深刻挫折感*
所以現代人的生存壓力增加了,40歲有被淘汰的危險,20歲有融入社會的問題,因為社會變化得很快,學校教育沒有辦法讓年輕人馬上進入快速流轉的社會裡去。現在人折感很深,怎麼處理這些問題,我有幾個意見。
*一、競爭力和適應能力。*
其實現代的競爭力,不在於你在特定領域的專業程度,比較重要的是變換和反應能力。這需要自我訓練,也就是你在面臨一個人、一件事的時候,就要啟動你的思考,你要常常問這個事情為什麼這樣發生,它的來龍去脈是什麼?要是發生在我身上怎麼辦?你要把自己放進那個情境,隨時準備好你可能被問到的問題。 這還包括anticipation,你必須時時預期什麼事情可能會發生,當你解決了第一個之後,第二個會怎樣出現。我覺得人生和下圍棋一樣,永遠不能只考慮第一手,你要考慮後面好幾手。我們要的是速度、對事情的理解能力和預期能力。
*二、是語文溝通能力和跨文化能力。*
我參加台灣對外談判時,常常今天不知道明天要睡在哪一張床上,曾經一個禮拜之內,長榮客艙內的每一道菜我都吃過,每一部電影我都看過,到了要回家的路上,小姐問我要吃什麼,我說:「只要一杯可樂和一碗泡麵。」這種不停在不同的時空環境和文化之間流轉的感覺,你要適應,你的語言能力必須要強化。 我覺得人的自信,來自於他溝通和表達的能力,再聰明再有學問,講不出來都沒有用,溝通是現代人生存的必備技術。而溝通和談判,最重要的是了解對方的意圖,你要深切地觀察他為什麼講這句話、做這個要求有什麼意義,還要去探知可能的妥協點。 好的溝通來自好的觀察,很多人不太講話,但他是好的溝通者,因為他有好的觀察;很多人不斷講話,但只是一心一意地要告訴你他想什麼,根本無從溝通。
*三、文學觀是必要配備*
第三個現代人的必要配備,是文學觀,現代人要看文學作品。你每天在街上走,看見那麼多人,你沒有辦法了解那些人的感覺和生活經驗是什麼,這時候你要靠文學作品。文學作品不是流水帳,它是抽離人每天的生活,淬取出最深、最尖銳的感覺,有一種放大的效果,讓你能去感受它。它可以補足現代人在社會經驗和社會交往上的侷限,不但能潤滑你和別人的溝通和相處,對事情的解決也有幫助。 我覺得父母給我最大的資產,是養成我的閱讀習慣。閱讀對一個人心情的沉澱很重要,它讓你不空虛、不會無所適從。我只要眼睛看到文字,就可以自我調適。 像我們這種生活的人,每天就是照表操課,有時候主持會議,有時候參加會議,有時候為了出席而出席,就是坐在那裡。在不同的行程之間,心情要做轉換,最好的方法就是在車程中拿起報紙,我大概每個版面都看,只要盯著這些文字,思想跟著流轉,就有回歸自我的感覺。
*四、創意維持競爭力*
在WTO談判緊鑼密鼓、每天換旅館的那段日子,我竟然把德川家康全部看完,也都記得裡面的內容。我的心得是,當你在進行一件緊張的事情,你去體會另一個人的人生經驗,生活節奏可以得到一種微妙的平衡。 文化可以讓心靈舒適,它也是一種產業,以今天全球化的生產來看,很多生產都移到大陸去,我們這個社會要做的是創意產業,那種不具規模經濟、來自人的創意的產業,我們如果能在這裡贏過大陸,將來十到廿年還可以維持競爭力的領先。 你進入了全球化過程嗎?這裡提供一個檢驗的辦法。假設你現在是廿幾歲,當你35歲到國外旅行,踏上機門時不感到惶恐,飛機降落時不感到驚慌,在不同的時間和文化的交錯過程中,能夠以舒適的心情應對,你就已跨越了全球化的一個重要關卡。但我也希望你回家的時候要有回家的感覺,不會因此變得飄忽而沒有歸屬。
主辦單位告訴我今天不講兩岸政策,不做政令宣導,但討論全球化,我還是從這裡切入。各位或許感覺得到,這三年多來的兩岸政策,和過去50年相比有改變,你可以說這是政黨輪替的因素,但我認為其實是客觀因素的轉變,而且這種轉變越來越快。
*人退化沒?*
我記得在英國唸書的時候,經濟學第一課說,經濟一定要有分工,有分工才會有效率,所以很多人一輩子就在一條生產線上工作,他的工作可能只是在最後一端把一顆螺絲放進去。可是今天,一個人一輩子可能要換很多工作,為什麼我們會碰到這樣的情況?因為這二、三十年來的快速發展,科技進步了....那麼人退化沒? 各位手上的手機是你的第幾支手機?每隔一段時間,我們會有新的手機、新的功能,曾經它像便當盒一樣大,不過幾年間,它變得很小,還可以照相。又例如20年前從倫敦大學畢業,花了一個月才把畢業論文打字打完,可是今天任何一個學生,都能在三天內把博士論文打完,而且電腦裡還有軟體幫你校正拼字和文法。 可是你同時想想,當科技這麼進步的時候,人有沒有退化?我相信很多人有突然忘記某個字怎麼寫的經驗。生活更加方便的,對人的挑戰是不是就比較少?你的人生就比較容易過?
*沒保證的人生*
我們看到的是,今天剛畢業的同學,最擔心找工作,正在工作的人則擔心什麼時候失業或被取代掉?三、四十歲的人會想,我人生下個階段要做什麼?這可能是以前五、六十歲才面臨的問題。現代人享受科技進步的同時,面對的是沒有保證的人生。 在今天的科技社會,時間和空間的落差幾乎不存在,變化是很快的,人和人、人和工作的關係是流動的。這個世界,沒有一定的答案、一定的思考模式可以套用,變數隨時出現,甚至在最後一刻。
*太多準備限制思考*
我的經驗是,如果對一件事情準備得很好,臨場的表現反而最差,因為在準備過程中,已經把自己套在一定的格式、框框裡。但如果沒有經過長期的準備,思考反而是開放的,得到的結果是最好的。我們常常在今天準備明天的事情,但明天發生什麼事,往往不是今天可以想像出來的,明天發生的事情和想定的情境不一樣。也就是說,在以前時間比較慢、變化比較小,你可以準備它,但當這個世界已經快速流動、變數不可掌握時,太多的準備反而限制思考。 我們再來講空間。以前台灣的商品,從訂單、製造到銷售至國外的某個地方,可能要好幾個月甚至半年;現在筆記型電腦,從下訂單到交貨可能只有三天。千里之外都可以提供服務,你要專業服務,可以找紐約、倫敦的設計師,他可以把設計圖e-mail給你看,科技發展的結果是沒有空間差距。
*現代人的深刻挫折感*
所以現代人的生存壓力增加了,40歲有被淘汰的危險,20歲有融入社會的問題,因為社會變化得很快,學校教育沒有辦法讓年輕人馬上進入快速流轉的社會裡去。現在人折感很深,怎麼處理這些問題,我有幾個意見。
*一、競爭力和適應能力。*
其實現代的競爭力,不在於你在特定領域的專業程度,比較重要的是變換和反應能力。這需要自我訓練,也就是你在面臨一個人、一件事的時候,就要啟動你的思考,你要常常問這個事情為什麼這樣發生,它的來龍去脈是什麼?要是發生在我身上怎麼辦?你要把自己放進那個情境,隨時準備好你可能被問到的問題。 這還包括anticipation,你必須時時預期什麼事情可能會發生,當你解決了第一個之後,第二個會怎樣出現。我覺得人生和下圍棋一樣,永遠不能只考慮第一手,你要考慮後面好幾手。我們要的是速度、對事情的理解能力和預期能力。
*二、是語文溝通能力和跨文化能力。*
我參加台灣對外談判時,常常今天不知道明天要睡在哪一張床上,曾經一個禮拜之內,長榮客艙內的每一道菜我都吃過,每一部電影我都看過,到了要回家的路上,小姐問我要吃什麼,我說:「只要一杯可樂和一碗泡麵。」這種不停在不同的時空環境和文化之間流轉的感覺,你要適應,你的語言能力必須要強化。 我覺得人的自信,來自於他溝通和表達的能力,再聰明再有學問,講不出來都沒有用,溝通是現代人生存的必備技術。而溝通和談判,最重要的是了解對方的意圖,你要深切地觀察他為什麼講這句話、做這個要求有什麼意義,還要去探知可能的妥協點。 好的溝通來自好的觀察,很多人不太講話,但他是好的溝通者,因為他有好的觀察;很多人不斷講話,但只是一心一意地要告訴你他想什麼,根本無從溝通。
*三、文學觀是必要配備*
第三個現代人的必要配備,是文學觀,現代人要看文學作品。你每天在街上走,看見那麼多人,你沒有辦法了解那些人的感覺和生活經驗是什麼,這時候你要靠文學作品。文學作品不是流水帳,它是抽離人每天的生活,淬取出最深、最尖銳的感覺,有一種放大的效果,讓你能去感受它。它可以補足現代人在社會經驗和社會交往上的侷限,不但能潤滑你和別人的溝通和相處,對事情的解決也有幫助。 我覺得父母給我最大的資產,是養成我的閱讀習慣。閱讀對一個人心情的沉澱很重要,它讓你不空虛、不會無所適從。我只要眼睛看到文字,就可以自我調適。 像我們這種生活的人,每天就是照表操課,有時候主持會議,有時候參加會議,有時候為了出席而出席,就是坐在那裡。在不同的行程之間,心情要做轉換,最好的方法就是在車程中拿起報紙,我大概每個版面都看,只要盯著這些文字,思想跟著流轉,就有回歸自我的感覺。
*四、創意維持競爭力*
在WTO談判緊鑼密鼓、每天換旅館的那段日子,我竟然把德川家康全部看完,也都記得裡面的內容。我的心得是,當你在進行一件緊張的事情,你去體會另一個人的人生經驗,生活節奏可以得到一種微妙的平衡。 文化可以讓心靈舒適,它也是一種產業,以今天全球化的生產來看,很多生產都移到大陸去,我們這個社會要做的是創意產業,那種不具規模經濟、來自人的創意的產業,我們如果能在這裡贏過大陸,將來十到廿年還可以維持競爭力的領先。 你進入了全球化過程嗎?這裡提供一個檢驗的辦法。假設你現在是廿幾歲,當你35歲到國外旅行,踏上機門時不感到惶恐,飛機降落時不感到驚慌,在不同的時間和文化的交錯過程中,能夠以舒適的心情應對,你就已跨越了全球化的一個重要關卡。但我也希望你回家的時候要有回家的感覺,不會因此變得飄忽而沒有歸屬。
《生活智慧》人生倒過來
您累了嗎?來份甜點如何?
曾經在禮品店看到一個由廢木製成類似鎮紙的小玩意兒,上頭刻著如下字樣:「Stressed! Spelled Backwards Is Desserts!」
字旁還畫有冰淇淋、蛋糕等圖樣,覺得煞是有趣,便將它買下。
"Stressed"一字,中文乃「備感壓力」的意思,
另一字 "Backwards",有倒退、向後之意
鎮紙上的英文譯成中文大意是:「備感壓力!此字倒過來拼是甜點!」
學英文也教英文多年,卻從未想過一個單字反過來拼,
會是意義如此迥異的另一個單字,頗引人深思。
是啊!碰到工作瓶頸,與其坐困愁城苦思終日,
何不暫時放鬆自己,乘著捷運去淡水欣賞向晚的暮色,
赴一場蘇菲.穆特的小堤琴饗宴,或看一部金凱瑞的搞笑電影都好,
隨著外境、思緒的轉換,也許靈感就這麼呼之欲出了。
近幾年,有些流行服飾刻意在衣服外觀,
車上看起來應在衣服裏面的車邊,以至於乍看彷彿衣服穿反了,
設計師的創意反映出年輕人的叛逆。
在美國則有一個電視廣告,當一個男孩要吃披薩時,
旁白對他說:「Backwards!」男孩會錯意,便將身體往後退,
旁白 繼續說:「No, I mean the pizza」(不,我指的是披薩。)
原來多數人拿起一片披薩,都是從圓心尖的部分吃起,再吃到最旁邊的皮;
這個廣告則要人們試試,從皮的部分開始吃披薩,會有不同的口感。
「倒過來」可以是種幽默,也可以是生活哲學。
生命本不該沉重,下回當你覺得快喘不過氣時,
不妨嘗一塊甜點,給自己打打氣ㄛ!
曾經在禮品店看到一個由廢木製成類似鎮紙的小玩意兒,上頭刻著如下字樣:「Stressed! Spelled Backwards Is Desserts!」
字旁還畫有冰淇淋、蛋糕等圖樣,覺得煞是有趣,便將它買下。
"Stressed"一字,中文乃「備感壓力」的意思,
另一字 "Backwards",有倒退、向後之意
鎮紙上的英文譯成中文大意是:「備感壓力!此字倒過來拼是甜點!」
學英文也教英文多年,卻從未想過一個單字反過來拼,
會是意義如此迥異的另一個單字,頗引人深思。
是啊!碰到工作瓶頸,與其坐困愁城苦思終日,
何不暫時放鬆自己,乘著捷運去淡水欣賞向晚的暮色,
赴一場蘇菲.穆特的小堤琴饗宴,或看一部金凱瑞的搞笑電影都好,
隨著外境、思緒的轉換,也許靈感就這麼呼之欲出了。
近幾年,有些流行服飾刻意在衣服外觀,
車上看起來應在衣服裏面的車邊,以至於乍看彷彿衣服穿反了,
設計師的創意反映出年輕人的叛逆。
在美國則有一個電視廣告,當一個男孩要吃披薩時,
旁白對他說:「Backwards!」男孩會錯意,便將身體往後退,
旁白 繼續說:「No, I mean the pizza」(不,我指的是披薩。)
原來多數人拿起一片披薩,都是從圓心尖的部分吃起,再吃到最旁邊的皮;
這個廣告則要人們試試,從皮的部分開始吃披薩,會有不同的口感。
「倒過來」可以是種幽默,也可以是生活哲學。
生命本不該沉重,下回當你覺得快喘不過氣時,
不妨嘗一塊甜點,給自己打打氣ㄛ!
Subscribe to:
Posts (Atom)